法医学鉴定错误专题

  • 正确认识、评价和减少法医学鉴定错误

    刘鑫;赵兴春;

    法医学错误鉴定导致刑事冤案国内外均有报告。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法医学鉴定错误是一种客观现象,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法医学鉴定错误。引起法医学鉴定错误的原因很多,鉴定人的适格性、鉴定人的鉴定能力、鉴定人的认知偏差是引起法医学鉴定的重要原因。法医学鉴定错误是主观的、多维的、相对的,法医学错误鉴定的评价标准应当从与人的行为有关错误、涉及场所仪器技术误差导致的错误、与相关领域固有的更基本的方法论因素有关的错误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应当建立法医学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主动发现错误、报告错误、纠正错误的容错机制,加强法医学鉴定人的培训,建立法医学鉴定人与相关各方的沟通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法医学鉴定错误的发生。

    2025年01期 v.40;No.215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争议意见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俞晓英;夏晴;赵方宇;夏文涛;

    通过对四个经过多次法医临床鉴定的人体损伤程度、残疾等级、伤病因果关系、医疗损害案例的全面评析,探讨出现不同鉴定意见的原因。按照出现争议结论原因的不同,鉴定意见的偏差或错误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鉴定依据的理论和方法固有的局限性、鉴定人操作技术或认识能力的不足、鉴定标准规定的不明确以及分析推理过程中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存在欠缺,是造成鉴定意见偏差或错误的关键原因。有鉴于此,司法实践中有必要加强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并形成有力的纠错机制。

    2025年01期 v.40;No.215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法医学鉴定质量控制与鉴定错误防范

    花锋;

    法医学鉴定中存在质量缺陷,意见不一甚至是差错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以专业判断为主的领域,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容易产生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合理构建和运用各种针对性强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最有效的减少质量缺陷和错误发生的手段。本文针对法医学中以专业判断为主的鉴定领域,通过归纳总结国际标准中给出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法庭科学领域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给出了针对人员能力,认知偏差,记录和鉴定意见表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讨论了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的注意事项,为防范法医学鉴定活动中的质量问题和鉴定错误提供借鉴。

    2025年01期 v.40;No.21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亲可能造成亲子关系鉴定错误支持1例

    林勇;陈吉娜;陈美春;

    <正>亲子鉴定对于确定个体间亲缘关系意义重大,在刑事案件有关人员身份确定、民事案件亲缘确定以及领养、户口办理等方面应用广泛。但近亲二联体亲子鉴定颇具挑战,因近亲个体共享等位基因概率高,易出现错判,相关错判案例也时有发生。本文围绕一起复杂的近亲领养案展开,探讨如何运用多套试剂盒联合检测及多种检测手段精准鉴定亲缘关系,以期为亲子鉴定实践提供严谨可靠的操作范例,降低误判风险,保障鉴定意见的准确权威,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2025年01期 v.40;No.21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骨发育变异误认为骨折法医学鉴定2例

    赵爽;梁宇光;刘技辉;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杨某,男,2022年12月21日被他人用拳打伤鼻面部。伤后第3天就诊于某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双侧鼻骨骨折”,某鉴定机构曾评定为轻伤二级。后办案单位就杨某“鼻骨骨折”的损伤程度委托重新鉴定。1.1.2病历摘要伤后第6天门诊病历:患者于2022年12月21日与人发生冲突后被拳头击伤鼻面部,当时鼻面部疼痛,鼻腔出血。鼻部未见明显塌陷,鼻梁未见明显偏移,未及骨擦音及骨擦感,鼻腔粘膜可见破溃,CT回报和临床均诊断为“双侧鼻骨骨折”。

    2025年01期 v.40;No.215 28-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起CO中毒案件的失误与总结

    郭中云;田旭升;何冠英;曹喆;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年1月5日晚,我市村民粟某某被人发现上身赤裸倒在自家住房室内地上,其妻躺在炕上,两人安静不动,呼之不应,疑似死亡。警察到场检查发现,现场门窗均用塑料布封闭,未见破损,房门从室内用一根木棒顶住。警察破门进入现场,发现粟某某已经死亡,其妻子处于意识模糊状态、问话不能正确回答。经及时送医治疗后好转,但对案发时的具体情况回忆不清,现场细节讲述反复、前后矛盾。另据知情者反映,死者妻子常年酗酒。

    2025年01期 v.40;No.21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工作规定》和《伤害类案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专门审查指引》

    <正>为推动实现新时代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强化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审查实质化,进一步提升伤害类案件审查办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工作实际,2024年10月28日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工作规定》和《伤害类案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专门审查指引》的通知(高检发办字[2024]2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贯彻落实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形成的经验做法,请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伤害类案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专门审查指引》适用规定开展伤害类案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专门审查工作的一般程序与特定要求。本指引适用于办理伤害类案件中关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的专门审查工作。其他类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专门审查的,参照本指引执行。

    2025年01期 v.40;No.215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单链建库-杂交捕获DNA甲基化测序在身高推断法医学评价

    王中华;王茜;付光平;王郡颜;付丽红;丛斌;李淑瑾;

    目的 对我们前期研究构建的用于身高推断的DNA甲基化测序体系进行灵敏度、重复性、抗降解能力、体内时间稳定性以及组织特异性的评估,为法医鉴识提供参考。方法 灵敏度:设置不同起始模板量(50 ng、40 ng、30 ng、20 ng)进行测序。重复性:使用同一样本的DNA进行三次测序。抗降解能力:使用全血制成血斑,分别在0、3、6、9个月时提取DNA进行测序。体内时间稳定性:在0、3、6、9个月时分别采血进行测序。组织特异性:使用已发表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分析体系中DNA甲基化位点的组织特异性。结果 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20ng的起始模板量检测出了所有的位点,且获得了准确的预测结果。同一样本的三次重复预测结果稳定,差异主要来源于模型的随机性,表明检测重复性较好。室温放置9个月的血斑获得了完整的甲基化谱,预测结果显示出小范围内的波动。三个样本在九个月内预测身高波动范围在1.5 cm以下。组织特异性分析显示血液仅与唾液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性,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组织中推断身高。结论 我们前期研究开发的DNA甲基化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复性、抗降解能力和体内时间稳定性,以及较强的组织特异性,适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身高推断,支持了在法医学领域对全血样本进行靶向DNA甲基化分析推断身高的可行性。

    2025年01期 v.40;No.215 33-3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基化-微单倍型在伪造人体DNA样本鉴识中的应用研究

    王越;文丹;唐萱;刘祎;许如意;陈司祺;符肖益;李雪;王岳鹏;王楚东;曲炜锋;贾洪涛;李介男;扎拉嘎白乙拉;

    目的 人工合成DNA技术的进步使得伪造人体DNA样本变得更加容易。有文献报道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合成伪造的人体DNA,并将其植入现场,以混淆调查或误导审判。因此鉴别人体与人工合成DNA,并对其进行个体识别已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方法 我们结合人体内DNA中稳定高甲基化或低甲基化的CpG位点和紧邻的微单倍型位点定义了一种新型复合遗传标记(甲基化-微单倍型)。根据筛选标准共获得了19个基因座,并利用MPS技术建立了甲基化-微单倍型的复合检测体系。提取随机志愿者的DNA样本,并基于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制备人工合成DNA样本。通过对群体DNA样本的检测了解甲基化-微单倍型的法医学参数和甲基化程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人体DNA和人工合成DNA的检测,观察甲基化-微单倍型是否可以鉴别人体与人工合成DNA,以及是否可以从混合样本中发现人体和人工合成DNA的存在并获得其基因分型。结果 19个基因座组成的复合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个体识别能力,累积个人识别概率为0.999 999 999 996 86。在57个人体DNA样本中,12个高甲基化基因座与7个低甲基化基因座的甲基化程度相对稳定。根据等位基因甲基化率(Ram)值,该体系可以较好的鉴别人体DNA和人工合成DNA。同时,对于混合DNA样本通过Ram值可以发现人体和人工合成DNA样本的存在并获得其基因分型。结论 甲基化-微单倍型遗传标记能够很好地鉴别人体与人工合成DNA,而且可以从混合样本中发现人体和人工合成DNA的存在并获得其基因分型,是一种潜在有用的法医DNA分析工具。

    2025年01期 v.40;No.215 40-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锁骨胸骨端MRI在中国青少年骨龄评估中的探索研究

    刘勤进;林雨山;刘俊宏;邱丽蓉;桂宇凡;罗翊珲;鲁婷;代号;彭钊;任波;张翠萍;宁刚;邓振华;杨明;范飞;

    目的 探讨锁骨胸骨端MRI在中国人群骨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其在刑事责任年龄判定中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西南人群颈部或胸部MRI 431例,年龄范围10.00~29.99岁。参考Schmeling分级法将锁骨胸骨端MRI骨骺发育分为五级。评估方法的阅片一致性。分析锁骨胸骨端MRI各级次与年龄相关性,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性别差异分析,采用曲线拟合建立年龄和等级间非线性模型。结果 锁骨胸骨端MRI发育等级呈显著的增龄性变化趋势,与年龄相关性达0.861(男性0.887,女性0.840)。除1级外,其余各等级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级最小年龄> 14周岁,女性3级最小年龄>16周岁,男女性4级和5级的年龄均>18周岁。曲线拟合中男女性最优模型均为三次模型(男性R~2=0.805,女性R~2=0.722)。结论 锁骨胸骨端MRI可用于中国人群骨龄评估,骺板完全闭合可作为18周岁判定的可靠指标,有望实现无辐射的法医骨龄评估。

    2025年01期 v.40;No.215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硅藻基因芯片在溺亡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杨平;夏勇军;饶盿;张志豪;谢波;蔡伟文;王孝力;

    目的 使用基因芯片检测水中尸体的组织样本及现场水样中的硅藻,探讨该技术在溺亡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间,在中山市河流辖域内出现的水中尸体19具,使用硅藻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每具水中尸体的肺、肝、肾组织及现场水样,并对其中7具水中尸体的28份样本也进行显微镜硅藻检测,分析样本中的硅藻检验情况。结果 在28份使用两种方法检验的样本中,基因芯片方法检出的硅藻类型比显微镜方法检出的硅藻类型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使用基因芯片检测的样本中,组织样本与水样中的硅藻类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就组织样本而言,肺组织易检出硅藻,且检出的硅藻类型比肝、肾组织多。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肺、肝、肾组织的硅藻发现,越靠远端的组织检出的硅藻类型数量有减少趋势,且硅藻类型间的差异度有增加趋势。结论 基因芯片可有效检出水中尸体的硅藻类型和分布特征,在水中尸体的溯源分析、死亡原因等研究中具有较大潜力。

    2025年01期 v.40;No.21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主编专栏

  • 法医出庭的价值

    闵建雄;

    <正>经常有同行问我:检察官在审查案件中,常会要求法医针对死亡时间、致伤工具等问题,出具分析说明,对此怎么办?我认为可以这么答复检察官:法医的书面表述有法医专业的要求,如确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可以通过出庭质证的平台进行口头答复。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法医出庭一般有两种身份,一是作为法医鉴定人,二是作为专家证人。两种身份的主要区别在于涉及质证的范围有所不同,法医作为鉴定人出庭,主要是针对自己出具的鉴定文书,接受法庭的质证;法医作为专家证人出庭,却可以接受法庭涉及本案的所有涉及专业方面的质证。

    2025年01期 v.40;No.21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应用

  • 应用GC-MS快速鉴定压缩笑气及其纯度的实验研究

    王声祥;毕璟璐;武鹏;袁慧雅;徐恩宇;刘俊亭;

    目的 研究压缩笑气的快速检验方法。方法 应用GC-MS仪器在不更换常规色谱柱和非顶空进样的条件下,直接抽取少量气体进样分析,通过NIST谱库检索进行笑气鉴别,通过质谱碎片离子m/z 30的相对丰度变化排除CO_2干扰,实现笑气定性和纯度鉴定。结果 笑气的质谱碎片离子m/z 30对于笑气鉴定具有特异性,m/z 30的峰面积与笑气纯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y=22.741x-1.4565,R~2=0.912 6),可以用于笑气纯度鉴定;m/z 30碎片离子的丰度值与笑气在CO_2气体中的纯度亦存在相关性(y=0.7787x-0.0387,R~2=0.722 2)。结论 通常的笑气鉴定需要在顶空条件下,采用专用的GC-MS仪器和气体分析色谱柱才能完成。本研究应用有机毒物筛查的常规色谱条件进行快速的笑气鉴定。本方法对于压缩笑气鉴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025年01期 v.40;No.215 61-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液中河豚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检测方法研究

    宣宇;杨宝峰;陈思;卓晓聪;傅得锋;孙剑聪;

    目的 建立血液中河豚毒素的净化富集及检验方法。方法 通过考察多种亲水性色谱柱,不同类型固相萃取柱萃取效果及杂峰对定性离子对的干扰分析等方法,降低河豚毒素的基质影响,提高检测灵敏度及定性准确性。结果 河豚毒素极性大,易受基质抑制,而常规沉淀蛋白法灵敏度低并出现异构体双峰,且C18色谱柱无保留;经综合比较分析,最终采用弱阳离子交换柱PWC柱进行净化富集,以0.5 mL 10%甲酸50%乙腈水溶液即可洗脱完全,经Atlantis hilic色谱柱分离,以320.10 > 162.15,284.15作为定性离子对,方法检出限可达0.061ng/mL。结论 建立固相萃取PWC-液质联用仪检测方法,净化效果明显,基质影响小,色谱峰无干扰,较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应用于相关案件的检验。

    2025年01期 v.40;No.215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pulsed-dc-ESI-MS现场快速检测唾液中的4种苯丙胺类物质

    时巧翠;陈升俊;傅佳宇;姚森;谢伟宏;

    目的 建立了利用脉冲直流电喷雾电离质谱(pulsed-dc-ESI-MS)快速测定唾液中4种苯丙胺类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 唾液样品经NaOH调节pH值,再用无水硫酸镁沉淀蛋白及乙酸乙酯萃取后取上清液进行pulseddc-ESI-MS分析。结果 唾液中4种苯丙胺类物质的检出限在0.01~0.5 ng/mL,定量限在1.0~5.0 ng/mL。相关系数(R~2)均为0.999或更高,方法的回收率均在97.21%~104.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0%以内。结论 便携式质谱仪体积小巧、操作简单、耗时短、溶剂用量少,灵敏度高、稳定性强,能有效检测唾液中的4种苯丙胺类物质,可满足唾液中4种苯丙胺类物质现场检测的分析需求。

    2025年01期 v.40;No.21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103-plex InDel-SNP复合标记检测体系的建立

    杨成文;许欣;王新杰;

    目的 建立基于Ion Torrent PGM/S5测序平台、目标片段长度<175 bp的103-plex InDel-SNP复合标记扩增体系,为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提供一种高效的分析工具。方法 以人类基因组GRCh38为参考序列,使用dbSNP数据库以东亚人群为目标人群,对22对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筛选适合中国人群的InDel-SNP复合标记基因座;调查267名山东汉族无关个体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并用16例真三联家系进行遗传关系验证。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103-plex InDel-SNP复合标记检测体系,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常规检材适用性好的特点,并能有效获得降解、混合样本的分型结果。结论 16组父母子三联体亲子对均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未发现等位基因丢失、突变等现象。该检测体系在法医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40;No.215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核酸适配体技术及其在法医学精阴混合斑中的应用

    聂昊;陈静;赵兴春;杨瑞琴;

    作为法医物证鉴定中的疑难检材,精子和上皮细胞的混合样本因检验过程繁琐、分离效果欠佳、结果解释复杂,成为困惑司法实践已久的技术难题。通过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结合分子对接、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化学交叉融合手段对筛选得到的精子细胞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参数进行优化表征有助于富集、分离单一来源的精子细胞STR分型。本文就核酸适配体技术的发展现状、自身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法医学精阴混合斑检验鉴定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混合DNA样本的检验鉴定、结果及时的证据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促进科学化检验鉴定结果的诉讼效益最大化。

    2025年01期 v.40;No.215 83-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转录组分子在法医疑难检材鉴定的分子基础及其在年龄推断中的应用

    路艳芳;李成涛;

    根据案件现场留下的生物检材估算个人年龄能为警方调查提供有用的信息,对灾害现场受害者身份识别提供线索。准确预测年龄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传统基于骨骼和牙齿形态学检查的法医年龄估计,对于检材完整性要求高,无法适用于微量、降解的疑难检材。目前,基于分子方法进行年龄估计已初显成效,尤其是基于DNA甲基化的年龄推断方法,所得结果较为精准。但是转录组分子中的microR NA和circR NA因其短长段、高稳定性,可能对于疑难检材的检测更具潜力。本文综述了利用转录组分子预测年龄的现状,重点介绍了microR NA和circR NA在疑难检材中年龄推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01期 v.40;No.215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医学史

  • 《汉译实用法医学大全》中的法医精神病学知识研究

    孙伟航;

    《汉译实用法医学大全》是近代首部被翻译为中文的日本法医学专著,也是最早一起使用“法医”“精神病”等概念以描述法医精神病学知识的译著。《汉译实用法医学大全》中的法医精神病学知识包括精神类疾病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汉译实用法医学大全》中的法医精神病学知识被当时所兴起的新式法医学教育所青睐,并随着《汉译实用法医学大全》在民国的再版而继续传播。

    2025年01期 v.40;No.215 96-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报告

  • 100例胃肠镜检查相关医疗损害纠纷案例分析

    曹甲甲;张志湘;张阳;李杰;邓婕;

    目的 研究胃肠镜检查相关医疗损害案例的基本特征、司法鉴定及审判特点,提高医患对胃肠镜检查的风险认识,注重胃肠镜检查前的宣教,为司法鉴定人员及审判人员提供此类案件鉴定和审判思路,把握同类型案件处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方法 纳入2010年5月至2024年5月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涉及胃肠镜检查的医疗损害纠纷案件100例,对文书类型、年份、地域、法院层级、司法鉴定详细情况、法院判决责任比例等进行分析。结果 案例数从2017年开始明显增多,以2020年和2021年案例最多,共占比39%;发生纠纷较多的地域为福建、广东、山东、上海、辽宁、北京、江苏,共占比58%;鉴定主要方式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占比82.0%,医疗损害鉴定中重新鉴定的4例,均更改了原鉴定意见;就诊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就诊原因以“消化道不适”为主,占比63%;医疗损害后果主要为消化道穿孔,占比37%,其中又以结肠穿孔最为常见;100例中认定胃肠镜检查存在过错的有60例,医疗过错类型集中在“术中操作不当”,达42例,各过错类型在损害后果中的原因力大小从“无作用”到“完全作用”均有不同比例,其中损害后果为“术中操作不当”及“检查不及时延误治疗”的原因力大小均在“次要以上作用”;法院判决责任大小为31%~50%的案例最多,共23例,其次是71%~100%的责任比例,共20例。

    2025年01期 v.40;No.215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活扳手致头颅损伤特征推断及其赋分模型构建

    黄亮;边瑜;张武强;陈少华;王传佳;刘四海;李学博;王勇;

    本文收集9例活扳手打击人体头部致死案例资料,分析了活扳手所致颅脑损伤的16种损伤特征,归纳了活扳手所致头颅损伤的特征性规律,构建了活扳手致头部损伤的四级赋分模型及评分判定标准,从形态学上为法医实践中致伤物推断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0;No.215 105-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毒品检测实验室污染的预警及对策研究

    郭壮;魏紫薇;王潇逸;毕桂宾;李珊;杜然;梁建军;王元凤;

    有效控制污染风险是毒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依托毒品检测工作进行实际调研,模拟证实实验室毒品污染风险的存在,系统分析污染风险形成机制,有效识别控制污染风险的关键点,构建污染风险监测路径,从实验室建设、化学试剂与材料管理、实验检测的质量控制等角度探索排除毒品检测实验室污染风险的系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识别污染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毒品检测活动的污染风险。本文介绍了控制实验室污染的技术方法,适于相关实验室的推广使用。

    2025年01期 v.40;No.215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交流

  • 骨髓移植16年后受体不同组织STR分型案例研究

    廖怡;赵晓蒙;钟娟芳;高伯笛;张前军;杜娟;谭跃球;卢光琇;林戈;李汶;

    本文讨论骨髓移植16年后不同组织STR分型的变化及对亲权鉴定结果的影响。对接受骨髓移植的个体采集其血样、头发、口腔拭子样本、指甲、尿液、精浆(精液离心上层)、精子(精液离心下层),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与STR基因分型。结果发现骨髓移植后的外周血分型为供者源型,头发、指甲、精子(精液离心下层)为受者源型,精浆(精液离心上层)、尿液和口腔拭子为供者源型和受者源型嵌合体。本次研究表明,骨髓移植对受体的STR分型造成很大的影响,建议使用头发、精子(精液离心下层)、指甲检材进行STR分型,不建议使用血液、精浆(精液离心上层)、口腔拭子和尿液检材进行STR分型。

    2025年01期 v.40;No.215 114-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案例分析

  • 钝性外力打击儿童胸腹部致心脏破裂死亡1例

    余仲昊;李波;石青;李漪玲;袁宇浩;崔超;周亦武;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李某,女,5岁。某日从幼儿园到家出现腹泻等症状,而后突然意识丧失,随即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后2 d进行尸体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女性儿童尸体,尸长99 cm,衣着较厚。尸斑呈暗红色,位于腰背部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头面部见多发性小面积类圆形擦挫伤,双眼睑、球结膜苍白,未见出血点。四肢见散在性大面积皮下软组织挫伤。尸体解剖:胸、腹壁皮下组织及肌肉未见出血,胸、肋骨未见骨折,肋间肌未见出血。胸腺左前叶表面见2.0 cm×1.0 cm范围内出血(图1a),双侧胸腔见少量淡红色积液。心包膨隆呈暗紫色,心包腔内见约100 mL积血及少量凝血块(图1a)。

    2025年01期 v.40;No.215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腺癌致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猝死1例

    塔拉甫·托坎;张朝正;阿仙姑·哈斯木;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张某,女,58岁。2023年11月7日因“受凉感冒咳嗽”前往一家私人门诊就诊进行输液治疗,依次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3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3瓶+多索茶碱注射液3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羊意)10mg、萄糖注射液(5%)100 mL+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依润维)4 mL。11月8日静脉滴注与7日相同的药物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不适症状,测量血压90/60 mmHg,立即送至当地市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患者于11月8日15:23宣布死亡。

    2025年01期 v.40;No.215 120-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排除MRI诊断半月板Ⅲ°损伤鉴定1例

    武博;魏文浩;黄庆万;丁镇丰;顾力;

    半月板损伤在法医临床鉴定中较常见,MRI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本例伤者右膝部外伤后,MRI诊断为半月板Ⅲ°损伤,完善关节镜检查后,未发现半月板破裂。法医临床鉴定中遇到MRI诊断半月板Ⅲ°损伤时,需要有明确导致半月板损伤的必要因素,并符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伴有邻近组织的损伤。对于MRI诊断半月板Ⅲ°损伤有疑点的案例,建议完善关节镜检查后判断是否有半月板破裂。

    2025年01期 v.40;No.215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人采用多种SM行为自淫死的法医学分析

    付贵刚;马永学;

    <正>1案件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47岁。某年2月被发现悬吊于住处,双踝见镣铐,疑似被害。1.2现场情况现场门窗完好,死者头偏西南,脚偏东北,仰卧于西南卧室阳台地上,头枕枕头,其旁有一靠背椅,身下垫有棉被(图1A),阳台窗帘拉着,阳台顶灯呈开启状,阳台厅口两侧见垂地窗帘,窗帘内侧屋顶固定横行索链,锁链中间并列勾挂着4条长短不一的索链,其中2条近地端悬挂皮腕带,窗帘背面遮挡处墙面可见多处擦蹭痕(图1B、1C)。尸体周围地面见皮腕带,Slendertone理疗器械(呈开启状,导线头已断),铁夹子,肛塞(图1D、1E),地面见黄白色粘稠分泌物及血痕(提取)。卧室餐桌上摆放着手铐、金属环、镣铐钥匙、润滑油、挂钩、螺丝刀等物品(图1F)。东南侧卧室内床上可见死者衣物,摆放整齐,并搜查到扩阴器、金属球、金属笼子、铁夹子、阴茎假体、理疗仪、(阴茎)金属不锈钢棍等工具。书房见一台式电脑,正在进行数据拷贝。

    2025年01期 v.40;No.215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伤致原发性脑干损伤致伤方式分析3例

    曹楠;封华;陈昌灿;张旭;孙圣鉴;石晓梦;

    <正>原发性脑干损伤系由外界暴力造成的中脑、脑桥、延脑的损伤,是严重的致命性损伤,死亡率极高,损伤机制主要为暴力引发脑干与周围骨性或软组织结构撞击磕碰,或引发脑干扭转牵拉导致损伤[1]。刑事案偶见原发性脑干损伤导致死亡案例,判断损伤的致伤方式与量刑诉罪有着直接关系。脑干损伤其损伤形态分布受到年龄、损伤时间、致伤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选取3例外伤后短时间死亡的脑干损伤案例,着重描述分析其头颈部外伤及显微镜下损伤形态分布,为各位同行判断致伤方式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0;No.215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腐败导致尸体血中乙醇浓度异常升高1例

    曹喆;毕璟璐;邱海龙;徐恩宇;

    <正>血中乙醇浓度检验是法医工作中常规检验项目,本文通过对1例杀人抛尸案件死者血中乙醇浓度异常升高原因的分析,进一步强调了尸体检验中用于乙醇检验的生物检材的提取及保存注意事项,并简要说明乙醇代谢物在解释血中乙醇来源的重要作用。1案例资料死者刘某,女,52岁。于某年10月20日失踪。公安机关于10月27日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抓获,张某某供认其于10月20日晚将刘某扼死,次日上午将尸体抛入某村的水井中。10月27日,公安机关将刘某的尸体打捞出井;10月28日,法医对刘某的尸体进行解剖检验。

    2025年01期 v.40;No.215 128-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外按压致心脏挫裂伤及冠脉损伤1例分析

    马亚磊;杨晨光;马艳丽;韩石滚;李成海;葛畅;

    <正>1案例资料1.1临床资料某男,46岁。因“发现肺结节1 w”入院治疗。患者于入院第5天9:15-11:50在全麻+神经阻滞下行胸腔镜下行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术+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胸腔镜下胸膜剥离术+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松解术+胸腔闭式引流术。17:15分患者突发呼吸困难伴胸闷憋喘,继而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按压及肾上腺素1 mg静推,患者意识短暂恢复,可交流应答及主动咳出少量血痰,四肢可自主活动,肌力3级,心电监护示Bp 105/62mmHg,Sp 02 96%,HR 77 bpm。

    2025年01期 v.40;No.215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