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精神药品检验专题

  • 头发和尿液中右美沙芬和左美沙芬的手性分析

    杨乔;章健;胡瑞;田冰冰;张忠辉;

    目的 建立头发和尿液中右美沙芬和左美沙芬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手性分析方法。方法 头发经研磨超声提取、尿液经沉淀蛋白提取后,采用Astec CHIROBIOTIC~?V2(25 cm×4.6 mm,5μm)色谱柱,以0.5‰甲酸+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保留时间锁定-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 头发中的右美沙芬和左美沙芬检出限为0.001 ng/mg,定量限为0.005 ng/mg,尿液中的右美沙芬和左美沙芬检出限为0.050 ng/mL,定量限为0.200 ng/mL。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 0.999。回收率、准确度及精密度满足检测要求,无明显基质效应。对实际案例样本检测,12例头发中检出右美沙芬,相应的尿液中,3例检出右美沙芬。结论 该方法快捷、灵敏、可靠,可用于头发和尿液中右美沙芬和左美沙芬的手性分析。

    2025年03期 v.40;No.217 267-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UPLC-MS/MS法检测人体毛发中依托咪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和异丙帕酯

    苗鑫刚;陆李梅;靳明扬;黄宇婷;蔡宇嫣;邹裕;张科军;陈启华;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毛发中依托咪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和异丙帕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 用含内标甲氧那明的甲醇溶液提取含有依托咪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和异丙帕酯的毛发,经0.22μm微孔有机滤膜过滤,采用UPLC-MS/MS法检测。流动相选择0.01%甲酸(1 mmol/L乙酸铵)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通过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实现对目标物的高选择性检测。结果 依托咪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和异丙帕酯在0.01~1 ng/m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 9),回收率为87.9%~101.5%,准确度在80.0%~110.0%之间,日内精密度为2.9%~9.6%,日间精密度为3.6%~19.9%。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高回收率,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毛发中依托咪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和异丙帕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5年03期 v.40;No.217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依托咪酯滥用的法医毒物学分析

    周华;徐健君;陈晓彬;陶文军;徐越;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托咪酯滥用的法医毒物学特征。方法 对6起依托咪酯滥用案例的血液和尿液进行了依托咪酯及其代谢物依托咪酯酸的定量检测,查阅了依托咪酯滥用、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依托咪酯的药、毒理作用及案例数据。结果 在案例中,血液中依托咪酯和依托咪酯酸的含量较低,分别为1.97~187.61 ng/mL和12.29~316.31 ng/mL。尿液样品具有更宽的检测窗口期,依托咪酯的含量范围为1.65~700.89 ng/mL,而依托咪酯酸的含量范围为295.26~214 483.52 ng/mL。特别是在性侵案例中,受害者摄入依托咪酯8 h后,血液中依托咪酯酸的含量已降至6.98 ng/mL以下,尿液中的浓度仍> 59 449.02 ng/mL。结论 吸食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可能导致严重过量。依托咪酯原体在体内代谢极快,应及时提取生物检材送检,并重视对代谢物依托咪酯酸的检测。

    2025年03期 v.40;No.217 27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代谢组学的地西泮和乙醇联合中毒机制研究

    胡妮;刘力爽;郭毅伟;王涛;白志美;张菁;张佳杰;李博超;周萍榕;刘鸿伟;尉志文;贠克明;王乐乐;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地西泮和乙醇联合中毒小鼠血浆代谢组学规律,揭示地西泮和乙醇联合中毒的毒理学机制。方法 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单药组和联合组(n=6),根据地西泮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时实验小鼠的LD_(50),按照1/2、1和2 LD_(50)对单药组和联合组小鼠进行灌胃,并于灌胃后24 h内眦采血(约500μL),UPLC-QE/MS技术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寻找与地西泮和乙醇联合中毒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不同剂量的地西泮和乙醇联合中毒组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387个,涉及的通路包括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结论 地西泮与乙醇联合中毒主要通过干扰神经递质传导、加剧氧化应激及扰乱能量代谢,对机体产生显著影响。

    2025年03期 v.40;No.217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两种依托咪酯衍生物1-(邻氟甲苯基)咪唑-5-羧酸甲酯和1-(邻氟甲苯基)咪唑-5-羧酸乙酯波谱分析及结构表征

    蔡玉刚;滕汉飞;吴永富;莫燕;李立为;王燕军;代勇;

    目的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和质谱(MS)等方法分别对查获的电子烟油中的两种未知物质进行结构分析,从而确定其化学结构。方法 将可疑物质从烟油中分离后进行净化、冻干,通过GC-MS分析获得未知化合物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及碎裂规律,通过高分辨质谱测得精确质量数,结合~1HNMR、~(13)CNMR、~(19)FNMR获得质子数及其归属、碳类型及氟原子数量和位置,再结合红外光谱对官能团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两种可疑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_(13)H_(13)FN_2O_2和C_(14)H_(15)FN_2O_2,确定其结构分别为依托咪酯衍生物:1-(邻氟甲苯基)咪唑-5-羧酸甲酯(邻氟美托米脂)和1-(邻氟甲苯基)咪唑-5-羧酸乙酯(邻氟依托米脂)。结论 本研究获取的两种物质在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方面的结构数据,为打击涉及两种物质的犯罪提供支撑,为两种药物列管和检测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0;No.217 28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消息

  • 《中国法医学杂志》关于投稿要求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等的说明

    <正>为贯彻落实医学科研和实验的伦理规则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刊对相关论文投稿做出如下伦理要求:(1)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在文章中说明研究是否符合负责项目伦理审查的伦理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及遵循程度,是否符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并在正文中说明受试对象(或其监护人)是否知情同意,提供有被试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样本1份;(2)使用大龄胎儿(不得超过5个月孕期,无创研究不受此限制)为实验材料时,作者应该在文章中说明研究是否符合负责项目伦理审查的伦理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及遵循程度,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2025年03期 v.40;No.217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人社部发布《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正>2025年5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令第55号公布《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21号)同时废止。本《办法》对工伤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人员劳动能力鉴定进行统筹规范。《办法》明确,工伤职工和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申请领取病残津贴人员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适用本办法。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初次鉴定和再次鉴定,对初次鉴定不服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为最终结论。《办法》还明确了工伤职工的复查鉴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申请领取病残津贴人员重新申请鉴定的程序及要求。

    2025年03期 v.40;No.217 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论著

  • 基于MiSeq FGx平台的DNA和RNA水平cSNP分型结果一致性研究

    娄丹妮;赵一霞;缪磊;赵杰;张驰;康克莱;胡胜;叶健;王乐;

    目的 基于二代测序平台评估法医常见体液样本的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oding reg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cSNP)在DNA和RNA水平分型一致性。方法 经大量文献检索,选取外周血、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的8个体液特异性mRNA分子上的25个c SNP位点,基于MiSeq FGx测序平台,分别构建DNA水平的c SNP位点复合检验体系和RNA水平的cSNP位点复合检验体系,共使用45份体液样本(包括14份外周血,15份精液,16份阴道分泌液)进行测序并分析各cSNP位点的分型结果,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在DNA和RNA水平分型结果不一致的位点进行复核。结果 外周血特异的标记在DNA和RNA水平的cSNP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在15个精液样本中,精液特异标记TGM4基因上rs1995640、rs1995641均有3例分型不一致。在16个阴道分泌液样本中,阴道分泌液特异性标记MUC22基因上rs3869098、rs10947121、rs12110470分别出现2例、1例、2例检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结论 本研究基于MiSeq FGx测序平台结合Sanger测序技术检验的25个具有体液组织特异性的cSNP位点中,共有20个位点在DNA和RNA水平分型结果一致,TGM4和MUC22基因上共5个位点在相应体液个别样本的DNA和RNA水平上有差异,本研究为cSNP在法医实战应用中评估其在DNA与RNA水平的分型一致性提供数据基础和方法参考。

    2025年03期 v.40;No.217 295-301+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第一恒磨牙髓室牙本质指数构建年龄推断回归模型的比较研究

    丁艳杰;钟韬;王威;何育欣;张宵;张世林;施文利;金波;

    目的 比较基于第一恒磨牙髓室牙本质指数(Pulp Dentinal Index,PDI)构建年龄推断的回归模型,旨在探究更准确、适用的新方法。方法 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汉族成人CBCT影像资料900份(男性455份,女性445份)。运用Mimics软件测量第一恒磨牙PDI值,以年龄为因变量,PDI值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最优的年龄推断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四颗第一恒磨牙PDI值与年龄均呈强相关性,以上颌PDI值与年龄的相关性优于下颌,以女性左上颌的相关性最高(r=0.881)。第一恒磨牙PDI在上下牙位及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左右牙位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 > 0.05)。构建的11种数学模型,以三次回归模型优于其他模型,以左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年龄推断模型最佳(年龄=73.93-70.79x-68.75x~2+94.33x~3),平均绝对误差为4.88岁。结论本研究基于CBCT测量第一恒磨PDI值构建的11种回归模型,以三次回归模型的准确性最高,MAE为4.88岁。

    2025年03期 v.40;No.217 302-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Cytb和12S rRNA基因在法医学野生动物种属鉴定中的应用

    姜德志;张雅欣;臧钰;安茂蕾;张赞;邱程程;姜曜恒;宋伟;赵宏;解坤;陈佳艺;乌日嘎;

    目的 分析比较DNA条形码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与12S rRNA(ribosomal RNA,rRNA)基因序列用于野生动物种属鉴定的效能。方法 对10份野生动物检材进行DNA提取、定量、Cytb与12S rRNA基因序列扩增、Sanger测序以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6份检材的两个基因片段均扩增成功,1份检材仅Cytb扩增成功,3份检材仅12S rRNA扩增成功。DNA序列分析显示,单独采用Cytb时,6份检材可鉴定至物种水平(黑水鸡、山斑鸠、雉鸡、黄爪隼、和尚鹦鹉、猞猁),1份检材仅能鉴定至属水平(兔属);单独采用12S rRNA时,8份检材可鉴定至物种水平(黑水鸡、华南兔、雉鸡、和尚鹦鹉、小麂、猕猴、猞猁),隶属于七个物种,而1份检材仅能鉴定至属水平(隼属);而联合采用Cytb和12S rRNA时,所有检材均可鉴定至物种水平。结论 在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野生动物时,本研究选取的Cytb与12S rRNA基因区域可鉴定黑水鸡、山斑鸠等常见物种,但难以区分同属近缘物种。故在野生动物种属鉴定实践中,对疑为此类者推荐选用2个或更多的DNA条形码标记。

    2025年03期 v.40;No.217 308-31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成人胸部CT同一认定指标的研究

    王英琦;钟凌;卓佩佩;洪光辉;朱雪玮;江洁清;

    目的 寻找并筛选出胸部CT影像中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的同一认定识别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提供系统、科学的鉴定方法。方法 应用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技术,比较600例相同成人不同时期及600例不同成人胸部CT的肺尖阴影、双肺纹理、气管、胸骨、胸廓形态、肝脏、脾脏、肝叶间裂形态、第一肋骨、主动脉和胸椎形态等影像指标,应用一致性检验(Kappa分析)确定不同识别指标的一致性,筛选出不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且一致性高的影像识别指标;应用累积排除概率法计算出观察指标的组合识别能力,选择具有高度特异的同一认定指标,建立识别指标体系。结果 在胸部CT同一认定中,左肺纹理、右肺纹理、肝叶间裂、左侧第一肋骨、右侧第一肋骨这五个指标在不同年龄组均有良好的一致率,且不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任取其中三个指标组合,判定同源和不同源的概率均> 99.99%。结论 左肺纹理、右肺纹理、肝叶间裂、左侧第一肋骨、右侧第一肋骨这几个指标的单独和综合使用可用于不同影像摄片条件下的成人胸部CT同一认定。

    2025年03期 v.40;No.217 312-316+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直接进样——高分辨质谱法对污水中新污染物的非靶向筛查及优选

    张潮;王昌;伊相汝;宋晶晶;杨丽;王涛;尉志文;贠克明;崔海燕;杨方星;胡萌;

    目的 基于直接进样-高分辨质谱法,高通量筛查污水样品中新污染物并优选关键新污染物。方法 污水样品经滤膜过滤后,直接采用本课题组先前建立的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LC-TOF-MS)方法进行分析,采用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经一级质谱全扫描模式和二级非信息依赖数据采集模式获取精确分子质量数及特征离子碎片信息。对获得的原始数据经开源质谱数据分析平台MZmine 3进行特征峰识别、峰对齐后,随后通过MassBank、PubChem等数据库进行高通量筛查策略检索,最终与标准品色谱峰保留时间和质谱特征碎片离子比对并确认。结果 本研究共检出13种新污染物,其中包括7种工业化学品、4种药物、1种农药和1种代谢产物。检出率较高的污染物为二甲双胍(86.2%)、2-羟基苯并噻唑(79.3%)、1,2-苯并异噻唑-3-酮(72.4%)和1,2-苯并异噻唑-3-酮(72.4%)。污染物定量浓度范围为1.37~19.05 ng/mL,其中三聚氰胺(19.05 ng/mL)和呋塞米(18.49ng/mL)浓度最高。生态风险评估表明,1,2-苯并异噻唑-3-酮、4-氨基乙酰苯胺、肌酸酐、2-羟基苯并噻唑和呋塞米的风险熵较高,需被列为优先关注的污染物。结论 本研究利用直接进样结合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筛查技术,高效识别污水样品中新污染物,优选出5种生态风险较高的关键污染物。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新污染物环境监测的广度和深度,还为环境法医学及健康风险评估等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2025年03期 v.40;No.217 317-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主编专栏

  • 法医现场调查

    闵建雄;

    <正>对法医而言,现场是指发生非正常死亡的场所。现场调查,是指围绕发生非正常死亡的场所及相关情况展开的查证。举个简单的例子,地上躺着一具尸体,尸体头面部有一块明显是外人覆盖的毛巾,这毛巾究竟是案犯杀人后覆盖,还是死者家属或其他无关人员覆盖?就需要通过现场调查来回答。现场调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一般法医很少介入,但根据我的实践体会,有些问题,特别是专业性较强和比较特殊的问题,如果法医亲自调查,不仅针对性强、效率高,而且有时难以替代。下面介绍我所经历的几个案例。

    2025年03期 v.40;No.217 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技术与应用

  • UPLC-MS/MS同时测定全血中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李昀倩;李萌萌;乔静;覃仕扬;陈百慧;朱孔文;卫娟娜;刘永涛;张军雷;吴成豪;辛国斌;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全血中16种头孢菌素类药物(代表性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头孢他美酯、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特仑新戊酯、头孢泊肟酯、头孢妥仑匹酯、头孢米诺钠、头孢哌酮、头孢匹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酯、硫酸头孢喹肟、头孢匹胺以及头孢噻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方法 全血经甲醇-乙腈(1∶3)混合溶液沉淀蛋白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测定。液相部分使用Hypersil GOLD~(TM)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9μm),有机相为0.1%甲酸甲醇溶液,水相为0.1%的甲酸水溶液(含10 mmol/mL的甲酸铵),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部分使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选择反应监测方式(SRM)进行检测。结果 16种药物在全血中线性范围有差异,各药物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其中,头孢米诺钠和头孢匹胺的检出限分别为50和20 ng/mL,其余14种药物检出限均低于5 ng/mL。16种药物在4种添加浓度下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10%(n=5)。除头孢孟多酯,头孢噻呋,头孢他美酯定量下限浓度的日间准确度在±20%范围内,其余药物各浓度准确度均在±15%范围内。各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80%以上。结论 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全血中16种头孢菌素类药物。

    2025年03期 v.40;No.217 324-329+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毛发中吗啡等10种毒品

    林梅婷;朱雪妍;李剑;窦全露;王鑫;向平;赵君博;

    目的 应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建立毛发中10种毒品及其代谢物的灵敏、准确、快速分析方法,解决实际毛发样本中毒品的鉴定。方法 毛发经冷冻研磨和超声提取后,用Restek Allure PFPP柱(100 mm×2.1mm,5μm)分离,流动相为含20 mmol/L乙酸铵、0.1%甲酸和5%乙腈的水溶液和乙腈,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和分时间段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吗啡等10种毒品及其代谢物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5),检测限为0.5~6 pg/mg,定量限为2.5~10 pg/mg,准确度为89.1%~114.6%,日内精密度为0.2%~11.7%,日间精密度为4.0%~15.8%,基质效应为89.4%~118.4%,提取回收率为63.6%~112.1%。在196份实际毛发样本中检出阳性共20例。结论 分时间段扫描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实现高通量检测,适用于法医毒物实验室对真实毛发中毒品的鉴定。

    2025年03期 v.40;No.217 330-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GC-MS/MS法同时测定人尿液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陈雨轩;张慧敏;张晓龙;王猛超;赵崐迪;代茵茵;顾捷;阿民勿日他;陈丽琴;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尿液中麻黄碱(Ephedrine)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分析方法。方法 用乙酸乙酯提取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成分的尿液,离心取上清后氮吹挥干后用七氟丁酸酐60μL 70℃衍生化30 min后,再氮吹挥干后用50μL甲醇溶解后,进行GC-MS/MS分析。结果 用本方法检测尿液中麻黄碱在0.05~10μg/mL;伪麻黄碱在0.02~5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999 8、0.999 5,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9.4%~95.8%、90.3%~93.8%;两者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5μg/mL、0.01μg/mL,日内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5.87%、9.56%,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7.54%、9.27%,室温和-20℃条件下,尿液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15 d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尿液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成分的GC-MS/MS分析方法,准确、稳定、灵敏,可以为苯丙胺类毒品或者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药物的法医毒物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方法学支持。

    2025年03期 v.40;No.217 338-342+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综述

  • 冻干技术在法医DNA检验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崔玉玲;于浩;张哲;贾丽娜;王晶;白雪;

    冷冻干燥技术是一种通过冷冻和真空脱水的过程将溶液或悬浮液中的水分去除的方法,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并延长其保存时间。冻干技术在食品、生物制药、临床检验、化工等行业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则刚起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其衍生检测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法医DNA检测方法,但PCR试剂需低温保存和运输。近年来法医学者开始将冻干技术应用于PCR扩增试剂中,以解决PCR试剂的运输和储存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PCR冻干技术的研究历程、体系和工艺,比较其与传统PCR试剂的优劣势,并由此介绍近年来PCR冻干试剂在法医学的应用优势及挑战,以期促进PCR冻干技术在法医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2025年03期 v.40;No.217 34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拭子的法庭科学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莫晓婷 ;姚伊人 ;黄威 ;孙志兴 ;李盛 ;刘寰 ;

    “样本采集”是所有生物物证采集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法庭科学DNA检验工作流程的第一步,采集效率是确保“接触DNA”等微量法医DNA样本能够获得准确基因分型的基础和关键。然而,当前法庭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下游的分型扩增等步骤,对样本采集技术的关注显著不足。针对“接触DNA”的主要采集装置—“拭子”,由于缺乏采集效率的标准化评价程序和参考标准,导致不同实验室的结果不能横向比较。本文拟对法庭科学领域拭子的研究进行梳理,比对分析拭子的采集效率和优缺点。同时,本文将进一步构建拭子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体系,并针对它的关键性能参数提出了标准化评价的参考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拭子的采集效率,进而提升“接触DNA”的检出率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v.40;No.217 348-352+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法医学史

  • 清末的法医学教育研究——以京师检验学习所为中心

    孙伟航;

    清朝末年,传统的仵作验尸制度面临着技术局限、外交压力和可用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经过徐世昌等人的推动,法部批准了在各省设立检验学习所,并首先在北京地区设立京师检验学习所。京师检验学习所地处京师,由总检察厅筹备,在事务上报法部批准,并由法部相关人员直接负责日常的教学活动,在当时诸多的检验学习所之中实属特例。京师检验学习所的学生学习内容较为广泛,除了要进行传统《洗冤录》的学习外,还学习了法医、刑律和实验等知识与技术。

    2025年03期 v.40;No.217 35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调查报告

  • 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皮肤撕脱伤特征——一项解剖学回顾性研究

    张巍;杜宇;

    目的 深入分析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的皮肤撕脱伤特征,为交通事故皮肤撕脱伤的检验、鉴定提供支持。方法 对存在皮肤撕脱伤的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死者性别和年龄、发生率、交通方式、损伤部位及成伤机制等案例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2例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皮肤撕脱伤发生率达30.16%,多次事故发生率高于单次事故,行人损伤中易见皮肤撕脱伤,碾压所致皮肤撕脱伤常见,大腿是发生皮肤撕脱伤最常见的部位。结论 在交通事故尸体检验中,发现皮肤撕脱伤并分析其成伤机制对于交通事故现场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40;No.217 35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经验交流

  • 未成年人的护理期评定4例分析

    孙波;陈思梦;李筱萌;聂明超;都兰;郭兆明;

    未成年人受伤后的护理期评定不同于成年人,主要基于未成年人不具备独立的行为能力,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很难独自完成。法律层面上,其在诊治过程中常需要监护人在场,而且未成年人因伤治疗、休息期间,其诊疗、生活起居也需要监护人或成年人陪同、协助,这些均不同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目前行业内对未成年人护理期评定尚无统一的具体操作性规定,建议可以参考误工期一般性时限,合法合规应用现行规范对未成年人护理期进行评定,以充分体现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则。

    2025年03期 v.40;No.217 362-36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技术交流

  • 相加法计算帽状腱膜下血肿面积准确性验证

    谢年烽;王磊;徐银龙;柳峻;周莉红;

    目的 为了验证司法鉴定实践中利用CT图像“人工描画+相加法”计算帽状腱膜下血肿面积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颅骨+彩泥塑胶”模拟不同部位帽状腱膜下血肿,同时用RadiAnt DICOM Viewer(64-bit)计算经CT扫描后模拟血肿面积,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对于扫描完整的模拟血肿人工描画,虽然人工计算面积均较人体损伤鉴定专家辅助系统测量面积偏小,但测量数据准确性相对较高;(2)平行于三条扫描基线的扫描平面对顶部的血肿影响最大,往往会出现颅骨顶部和血肿扫描不全的情况。结论 在血肿扫描完整时,通过人工描画计算帽状腱膜下出血面积接近真实数值,但在扫描不完整时,易引起争议且人工描画费时费力。鉴于现状,可结合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像素级语义分割技术,应用水平集、灰度重建等分割算法,得到血肿区域的三维轮廓,从而计算血肿面积,为司法鉴定提供最直接的数据分析。

    2025年03期 v.40;No.217 36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引入不同参考样本甄别半同胞关系

    李海霞;刘育洛;李学刚;廖慧丹;

    目的 采用家系重建法对25宗两名母亲参与的同父异母半同胞鉴定案件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似然率的方法建立常见的半同胞鉴定的假设检验,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家系重建,计算两个体、一名生母参与的三个体组合及两名生母参与的四个体组合及其对应无关个体组检测23和41个常染色体STR的HSI值,并分析其分析参数及重叠面积。结果 与两人半同胞鉴定组、三人半同胞鉴定组相比,四人半同胞鉴定组的确定为半同胞关系的HSI值增加幅度为10~2~10~5,HSI值明显得以区分。同时,四人半同胞鉴定组的重叠面积亦缩小,从20.29%缩小成0.83%,缩小了24倍,检测体系的效力得以提升。结论 在检测体系有限的条件之下,增加参考样本进行半同胞鉴定分析是非常可行之法。通过增加参考样本可提高半同胞鉴定分析的检测效能,为同行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v.40;No.217 369-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案例分析

  • 颅颊裂囊肿伴出血致垂体卒中死亡1例

    赵丽;刘雁军;陈伟;张青林;冯向阳;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胡某,男,38岁。为某看守所羁押人员。某年1月12日22时休息后,胡某存在频繁翻身、摸脑袋行为,于22时53分胡某发出异常叫声,同监室人员迅速报告值班人员,驻所医生到达后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活动,并送往某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于1月14日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1.2病历摘录主诉:突发意识不清0.5 h。体格检查:体温不升,呼吸8次/分,血压测不出,中昏迷,口唇发绀等。辅助检查:颅脑CT、上腹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大片弥漫性高密度影。心电图:心室颤动。诊疗经过:给予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呼吸、置入临时起搏器等治疗,于1月13日1:40心电监护示心跳骤停,立即予以抢救治疗;持续至1月14日14:05宣布死亡。

    2025年03期 v.40;No.217 373-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跗跖关节损伤遗留单纯横弓破坏法医学鉴定1例

    夏铭;楼迪栋;

    <正>跗跖关节(tarsometatarsal joint)又称Lisfranc关节,是由内中外侧3块楔骨和骰骨的前部与5块跖骨的底构成的从内侧向后外倾斜的平面关节。足弓是不同形态的跗骨和跖骨排列形成的弓形结构,可分为横弓和纵弓。其中横弓构成骨与Lisfranc关节骨组成一致。足弓损伤的残疾等级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经常遇到。当足弓损伤时,依据《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T 0112-2021)5.11规定,宜选择单足半负重侧位X线片,以足弓标志点测量明确足弓的损伤情况,因横弓是由第1、2、3、4和5跖骨头连接形成的异形半穹窿拱面,X线片尚无法直接测量,故法医临床实践中较少见以单一横弓破坏,进行足弓结构部分破坏的伤情评定,常以内侧纵弓或外侧纵弓任一破坏评定为足弓结构部分破坏,内外侧纵弓均破坏推导横弓必然破坏评定足弓结构完全破坏~([1,2])。

    2025年03期 v.40;No.217 375-376+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刀刺伤致腰段椎管内积气法医学鉴定1例

    安永明;王华;费博;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女,47岁。某年10月26日0时许遭强奸,在反抗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用尖刀刺伤左侧腰部,同年11月24日办案单位委托对其进行损伤程度鉴定。尖刀总长19.0cm,刀刃长8.0 cm,刀刃最宽处1.8 cm。1.2病历资料某年10月26日因“刀刺伤致左侧腰部开放性伤口伴疼痛、流血3 h”入住某市人民医院。查体:下唇黏膜见一2.0 cm×1.5 cm不规则皮瓣,边缘青紫,深达黏膜下,出血明显。左腰部可见一长5 cm横行开放性伤口,出血明显,皮缘整齐,深达左侧椎体及横突,深约4 cm,其皮下深筋膜可见一长约5 cm斜形伤口,深筋膜前方周围肌肉切割断裂,深筋膜下斜向上方游离脱套,长约10 cm,深筋膜下斜向下方游离脱套,长约3 cm,深筋膜切口处上方断裂的部分竖脊肌向上方回缩,下方断裂部分竖脊肌向深筋膜外翻转,断端整齐,伤口内可见大量暗紫色血凝块。

    2025年03期 v.40;No.217 377-378+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Lisfranc损伤成伤机制法医学分析1例

    李飞;沈祖辉;马艳丽;王亚同;韩石滚;李成海;杨晨光;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胡某,男,40岁。2016年1月30日晚,连续两次被他人打倒在地,随后被送往医院治疗。监控视频显示,1月30日21:41:30胡某被他人拳击其左面部后,其右膝呈屈曲状态下,右足前部着地后倒地。随后伤者两次尝试站立,但都未成功。第三次尝试站立过程中,再次倒地。办案单位要求对胡某右足损伤成因进行法医学鉴定。1.2病历资料1月31日1:40时,外科门诊记录显示右足背部明显肿胀,皮下有散在瘀斑,压痛感明显,足趾血运正常,运动感觉无明显异常,右足X线示右足Lisfranc关节多发骨折、脱位。2月6日,右足Lisfranc损伤进行了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手术,术中见:见第3、4跖骨向背侧、腓侧移位,第3跖骨掌侧骨折,累及关节面。诊断为:右足Lisfranc骨折。

    2025年03期 v.40;No.217 37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特定条件下持续低温大面积烫伤法医学鉴定1例

    贝学清;符健祖;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严某,男,63岁。2023年10月11日21时20分许,严某在某村林某家与一众朋友聚餐结束后自行骑摩托车返家,于21时38分在回家途中车辆失控摔跌至村道旁田地里,直至同日23时10分左右被路人发现后联系严某家人将其接回家中,归家后其家属发现严某身体多处烫伤,先行至村内诊所就诊,次日转市医院住院治疗。因严某聚餐有大量饮酒,自己不记得损伤缘由,家属报警称严某遭人故意烫伤。1.2法医学鉴定1.2.1病史摘要某市医院病历资料记载:住院时间:2023年10月12日-11月6日,主诉:热水烫伤全身多处后疼痛21 h。专科情况:创面分布于后躯干、左上肢、双下肢,总面积约27%TBSA。

    2025年03期 v.40;No.217 38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肺气漏死亡1例

    崔彤彤;王金锋;周焕金;胡治国;王檬;周兰;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尹某,女,34岁。于某年2月12日凌晨2时许被其丈夫掌掴左侧颞枕部后昏迷不醒,当日4时许送至当地医院急诊抢救。入院查体神志昏迷、GCS评分4分,双瞳孔不等大且均无对光反射。5点行CT检查示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脑疝形成。6:45开始全麻下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术中清除硬膜下血肿约40 mL,颅内压明显好转,手术8:45结束。9:00行CT检查示少量气颅。病人带气管插管返回监护室。9:35病人突发双侧瞳孔散大、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9:40行CT检查示颅内动脉分支、脑沟、脑池大量积气,脑实质密度稍减低,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主动脉、左心室积气,双侧气胸伴肺组织压缩50%,纵膈积气,颈胸全腹部皮下、肌肉间隙内大量积气,气腹。

    2025年03期 v.40;No.217 384-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脑挫伤法医学鉴定1例

    费成平;顾晓峰;李敏达;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杨某,女,59岁。2022年5月22日因“车祸后头痛、头昏伴全身多处疼痛2 h”至当地某医院就诊,入院查体:神清,精神萎,对答切题,查体合作,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面部皮肤挫伤,后颈部及左侧上下肢轻压痛。急诊头颅CT诊断:右侧顶叶脑挫伤血肿。病程中MRI检查诊断:右侧顶叶急性出血。经对症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诊断:脑挫伤、创伤性颅内出血、多处软组织伤。因案件审理需要,某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杨某的伤残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1.2法医学检验1.2.1体格检查2023年6月5日对杨某进行了法医临床学检验。

    2025年03期 v.40;No.217 387-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强奸案中胎儿附属物法医学鉴定1例

    张静;冯芹;任兴嵘;仲建军;单绍东;

    <正>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对维持胎儿宫内的生命及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其中胎盘与母体和胎儿直接接触,既有母体成分,又有胎儿成分~([1])。在大部分强奸至孕的案件中,由于胚胎组织具有直观性,故送检检材多为流产的胚胎组织,极少送检胎儿附属物。但是在部分案件中,由于报案时间晚、受害人证据意识差等原因导致胚胎组织遗失,无法进行DNA检测,这时对胎儿附属物的DNA检测就显得尤为必要。1案例资料1.1案情简介据送检人介绍,2021年—2023年期间,犯罪嫌疑人赵某明知其继女卢某未满14周岁的情况下多次对其实施强奸。2023年12月20日,卢某感觉腹部疼痛,经医生检查已怀孕18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对其进行引产,并将引产的胎儿、胎盘等组织作为医疗废物处理丢弃。

    2025年03期 v.40;No.217 389-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